“五位一体”融合聚变 “三级联动”打造新质安徽军工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10 23:32

  时光的表盘上,总有一些耀眼的时刻,见证着历史的进程……

  2023年8月24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与安徽军工集团管理融合大会成功召开。一年来,安徽军工抢抓战略重组重大机遇,全方位开辟发展新赛道、打造增长新引擎、塑造竞争新优势,全面重构二次创业新版图。各单位、各部门聚焦“重塑、升级、突破”,勠力同心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展现融合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新变化、新突破,现推出“融合·融活——回顾融合工作一周年”系列报道,讲述融合故事,凝聚奋进力量,鼓舞士气、昂扬斗志,众志成城共谱安徽军工高质量发展新篇、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企业集团积极作贡献!

  一年砥砺奋进,一年蝶变新生。融合一年来,安徽军工抢抓战略重组重大机遇,志存高远、精准擘画,“五位一体”推动战略、产业、科技创新、治理及文化体系融合,重塑、升级、突破“三级联动”,厘清发展方向,创新管理模式,优化干事创业生态,企业发展力、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等显著增强。

  二次创业创出新天地——“三个关键词”亮成效开新局

  因融而变,驭变图强。一年来,安徽军工在集团公司党组的指导支持下,团结带领全体干部员工奋力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三个关键词”亮成效开新局。

  第一个关键词:“唤醒”。唤醒斗争意识,一年来,广大干部员工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找准定位、使命回归,扛旗领军、挂图作战,斗争意识与斗争本领明显增强;唤醒快速执行意识,一贯到底健全管理链条,自上而下理治、理管、理办,通过督查督办、全业务链监督管理、下发“运营令”等方式,强化快速执行意识;唤醒资源高效利用意识,实施“资源(唤醒”工程,发挥资源禀赋优势,释放资源红利,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将“沉睡”资产转变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

  第二个关键词:“焕新”。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年来,广大干部员工怀揣梦想、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信心倍增,想事谋事干事动力十足,“比学赶超”氛围浓厚;政治生态焕然一新,党员干部带头走正路干正事扬正气,崇廉尚俭、正心明德,全体员工顾全大局、勇挑重担,规矩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治理模式焕然一新,“七强”“十二化”治理模式促进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公司总部“强战略、强运营、强管控”功能定位愈发清晰,子公司“强经营、强办理、强执行”价值创造作用得到彰显。

  第三个关键词:“焕发”。一年来,通过锻长补短、推动全员全方位价值创造,企业经营效益与规模增长势头明显,“三大突破、两大跨越”交出了融合精彩答卷。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两项目分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硅基”项目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已申报“中央企业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目前军民品已落实合同额占全年目标87%,新签外贸合同3.5亿元,创历史新高;新域新质布局取得新突破,2024年,重大项目建设投资、申请国拨资金均创历史新高。某新域新质项目通过审查,核心功能内涵得到延展。产品配套领域实现新跨越。近日,某项目竞标成功,该产品性能先进、市场前景广阔,不仅拓展了产品谱系,实现了配套领域新跨越和新域新质装备新突破,更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强有力支撑;民品发展实现新跨越。今年1-8月,金星预应力锚具新签合同额已达全年目标的110%,同比增长60%;芯核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2%,民品经营业绩创历史最好水平。

  融合合出道、合出方向——“四新聚变”凸显融合效应

  安徽军工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合而有道、合而有力、合而有效”合出了新方向、新路径、新模式、新生态。

  定位新方向。高站位谋划推进战略体系融合,重新定位战略发展方向与产业发展方向。根据集团公司“133”战略调整制定“1266”总体发展规划,承接集团公司军品发展规划制定公司军品发展战略,聚焦新域新质装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个方向”,实施“六大工程”,打造“一链五核”六个特色,积极融入“两圈一新”产业群,全面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的轻智弹箭科技型企业。

  找准新路径。融入集团公司“13481”科技创新体系,制定“1456”科技发展战略及“14N1”科技创新体系,拓展科技创新路径。推动架构引领、虚实结合碎片化集成创新,在已有6家“专精特新”企业基础上成功培育2家“小巨人”企业,既注重培育“单项冠军”,又注重融合融通集成创新和对外合作,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与北理工联合建立“先进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与南理工挂牌共建“武器发射工程实习基地”,担任“全国新型储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长单位”,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推动研发设计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孪生底座,一体打通设计、工艺与制造全过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探索新模式。对标行业一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治理体系融合。“十二化”明确治理模式,即:集团企业化、企业集团化、资源解耦化、能力共享化、经营阿米巴化、资本核心化、管理价值化、机构扁平化、工业智能化、要素流动市场化、股权结构多元化、产业复合化。“七强”明确管理模式,即:治理强管控、管理强穿透、行动强牵引、结果强运用、战区强主战、职能强主建、资源强统筹,促进管理更加科学、高效、精细。

  打造新生态。制定文化融合实施方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人民兵工精神,推动兵器领先文化落地生根。深入宣贯公司新战略新理念新要求,重塑荣誉体系,构建“崇尚英雄、攻城拔寨”特色文化。优化政治生态,持续正风肃纪反腐,激浊扬清、弘扬正气,引导党员干部讲政治讲规矩讲奉献;重构价值链生态,识别价值链活动,健全价值链系统,支持价值创造;营造干事创业生态,以薪酬激励价值化为导向,建立“四维一体”综合考评体系,强化激励约束,畅通员工发展通道,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了新赛道新平台。

  重塑塑出高质量发展体系——“三基三驱”提升运营效益

  破立并举、整体协同,全面重塑“三基三驱”高质量发展体系。完善“管理、运营、风险防控”三大基础体系,健全“强军能力、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三个内驱体系,持续提升管理效率、经营效益和科技创新实力。

  重塑一体化链式管理体系。按照“整体统筹、自主经营、重点管控、链式穿透”原则构建“大统一”管理格局。统一机构,制定“三定”方案,调整优化机关职能部门设置,厘清管理职责,强化统筹引领。指导子公司精简机构,实施扁平化管理;统一模式,规范治理模式,建立治理主体、管理主体、业务主体三级体系,完善“四单一表”,明确各层级经济事项审批权限185项,一体化推进全层级“三会一层”建设与治理;统一制度,全面对标推进制度“废改立”,公司层面“立”制度42项,“改”制度33项,“废”制度37项,成立制度流程小组,建立“三个清单”,强化制度执行力;统一方法,推行AM5363工作法,定义工作职责、内容、任务,明确方法路径,指导解决怎么干的规则问题、干什么的方向问题、谁来干的业务问题;统一平台,统一OA平台、采购平台,构建一体化穿透式管理的信息底座。

  重塑价值型运营体系。构建覆盖生产、科研、交付、采购、预算在内的链式价值型经营计划体系,建立“N-1+13”计划体系和“N+3”滚动计划体系,增强供应链韧性和保供能力;构建阳光高效的采购体系,按照“六统一”“三分离”要求打造采购职能矩阵,提升采购集约化规范化水平,2024年上半年节约采购成本800万元;构建一体化财务管控体系,围绕“一利五率”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融入集团司库体系,实现资金、账户、结算集中,资金集中度达90%以上。增强财务价创能力,争取财税政策资金近700万元,降低融资成本100万元;构建精益管理新格局,落实CSPS3.2管理体系要求,围绕“三力四化”开展生产方式识别优化,推进生产制造信息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开展6S专项整顿,不断提升精益管理水平。

  重塑精细化风险防控体系。构建“大安全”管理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狠抓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提升行动、“悬剑行动”、“3+1+N”专项整治、保密管理能力大提升行动等,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密保卫、信访维稳等管理水平。实施安全技术改造18项,增设监控视频110处,加快向“智慧安全”迈进。融合以来,完成集团公司安全专班、保密进驻检查反馈问题整改700余项、自查问题整改近千项,削减3-9人危险作业场所3处,2家企业通过安全标准化一级达标评审。发挥审计蓝军作用。成立审计风控部,健全审计管理制度,开展采购招标等管理审计8次、核心业务领域专项审计7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审计功能。夯实合规管理基础。调整合规管理委员会,新增子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5人。开展合规管理提升行动,制定合规风险清单、重点领域合规指南,促进依法合规治企。

  重塑强军胜战能力体系。一方面加快推进军品子企业产能提升与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提升现有生产能力;一方面全面梳理“设计、制造、实验验证、综合保障等方面能力体系,完成能力建设规划论证,形成能力发展地图、建设方案。针对能力缺口优化布局,融入建设一批产能提升、产线安全升级与科研攻关项目,提升服务强军胜战能力。同时,提前谋划资质需求,形成资质清单,实现资质占位补位。融合以来,多个项目通过审查评审,在集团公司“三链一群”中获意向牵头项目4个。

  重塑高效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构筑“金字塔式”创新平台。组建科技委,构建“14NM”研发组织架构,成立研发中心,设立“一部五所”,全面统筹、密切合作,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实施科研计划执行能力提升行动,建立科技项目库,滚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开展科技市场开拓专项行动,积极争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紧跟需求拓展军贸市场;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建设数字化研发平台,打造包含高效设计、高效仿真、高效试验试制的正向研发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实力。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完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现有科技领军人才19人,1项目团队获“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推行项目负责制,实施“揭榜挂帅” 、项目跟投等措施,激发创新活力;倡导“竞标第一”文化,高效做好竞标工作。2024年,力争4个重点项目竞标成功。

  重塑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保障体系。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构建“能力胜任、动力催生”人才保障体系。控制总量方面,优化用工模型,推行与企业效益、人员效率相匹配的用工总量确定机制。融合以来,清理不合理用工183人、减员403人,从业人数同比减少11%。提高质量方面,实施人才培养专项工程,构建人才能力胜任模型,畅通“553”职业发展通道,成立人才引进中心,引进国内知名专家3名、博士3名、硕士35名。盘活存量方面,成立教育培训中心、人员共享中心,组建内训师队伍,提升人才队伍能力素质。推进子公司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中层干部23人,交流任职18人,中层干部调整比例达68%。

  升级升出核心业务内涵——“五大业务”增强核心功能

  厘清核心业务,在“装备、产业”等传统制造要素基础上融入“资本、数据、方案”等新要素,赋予核心业务新内涵。

  产业方面,坚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端发力,加快融入集团公司“两圈一新”产业群。主动融入“军品生态圈”,推动武器装备“三化”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产品谱系,全力打造轻智弹箭链长单位,加快融入并支撑集团公司智战装备体系;打通内外部市场,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构建“小核心+大协作”产业共生模式。积极融入“民品生态圈”,推动金星预应力锚具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更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稳居行业第二;大力开拓新能源汽车安全配套及储能消防产品市场,打造智能传感、绿色安全新产业(300832)基地,一年来规模实现翻倍。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升级培育工程,加快“两圈”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

  装备方面,结合现代战争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系统规划武器装备建设任务,提出打造“一链五核”体系化发展思路。推动装备“走实”。全面推动机制创新、流程再造,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升装备作战性能和适应现代战争能力,促进传统产品转型升级;推动装备“走新”。开展新域新质装备论证,围绕电子电器综合控制单元、伺服传感软件等,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挖掘生成新质战斗力;推动装备“走深”。瞄准高端前沿、独有独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武器装备向信息化、智能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资本方面,持续加强市值管理,做优上市公司基本面。坚持做优存量与做精增量结合、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兼顾,内强质地、外塑形象,争做资本市场主业突出、优强发展、治理完善、诚信经营的表率,让投资者走得近、听得懂、看得清、有信心。以芯核防务为主体,探索推进国有资本证券化工作。

  方案和数据方面,将方案和数据作为未来业务方向,提前谋划并进行战略预置。结合技术储备和发展方向,探索先进弹箭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新能源产业安全储能消防系统方案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建设数字化工厂,构建数字化底座,赋能企业创造创新。

  突破破出新赛道新价值新动能—“双价联创”驱动发展新引擎

  加快实现新域新质装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突破,开辟新赛道、创造新价值、集聚新动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提升功能价值。聚焦履行强军首责,坚持以“133”战略为牵引,在子弹药、引战结合、引信、火工品、迫/榴弹和特种弹等领域,全面融入并有力支撑集团公司城市作战、特种作战、末端防御等军品装备体系,进一步扩链强核;在轻智弹箭领域,填补了集团公司装备领域空白,有效增链补链。通过全方位融入集团公司装备体系,依托集团公司创新平台和智信体系加快推动武器装备“三化”融合发展,履行强军首责能力持续增强。

  创造商业价值。全面提升装备和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推动传统装备向新域新质装备转型升级,实现由“单装”向“系统”“体系”转变;推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发展,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计划超过20%,今年上半年新产品贡献率为22%,同比增加121%。随着数据、方案等新概念深植员工思想,数据创造价值、方案创造价值、资质创造价值、能力创造价值已成为普遍共识,新的劳动要素正在打破原有单纯依靠装备和产业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

  “云程发轫赴山海,再踏层峰辟新天”。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