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汽车众生相:15+车企倒闭,10+集团跑路,2000+4S店倒闭......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22 17:27

“在这个国度中,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

2023年以前,车市评“2022年是4S店最难的一年,也是4S店亏损比例最高的一年”。结果干完了2023年,发现这一年即便不是亏损最厉害的一年,但绝对是“性价比最低”的一年,付出与回报明显难成正比。

这一年,车市仍旧继续着燃油车与新能源更迭,消费降级、资本小年等因素影响下,赛道的寒暖波动更大、“撕裂”却在加剧。一边是新车销量再创新高,一边是产业链上下游大部分群体正被狙击,这条充满希望又不缺竞争对手的赛道上,有人衰败、也有人扶摇直上。

站在2023的尾巴上,再看近一年的点点滴滴,所有人对“不进即是倒退,停滞等于灭亡”这句话的理解也更深刻。本文隶属汽车服务世界出品的“回顾·总结·再出发-2023年终系列”,结合数据及代表性事件等维度,回首2023年的车市折叠、洞察2024的发展风向。

2023车市上下游面貌

◎ 车市持续复苏

标志:汽车保有量达3.3亿辆;专家预计“全年销量将达到2950万台”,有望创新高

公安部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3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821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5.5%。

截至9月底,全国有90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100万辆,同比增加8个城市。其中,43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25个城市超过300万辆,另外郑州、西安、武汉、天津、东莞、深圳、杭州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上海、苏州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成都、北京、重庆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

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11月的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全年销量预计将达到2950万台,有望创造历史新高。

◎ 车企“以价换量”成常态

标志:继上半年超50个汽车品牌集体降价后,又有近20家车企点燃年终“价格战”硝烟

贯穿2023全年的车市标志性现象之一必有价格战,期间更引发了“史上最大降价潮”,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以价换量终成车市普遍现象”。直到现在,车企价格战的战火都没歇,临近年底更是越烧越旺。

比亚迪11月初率先落地降价促销活动、再掀价格战,到了12月,近20家车企接连推出购车补贴、限时优惠等活动,造车新势力品牌大多都是直降1-3万,而燃油车企的降价幅度更大,譬如沃尔沃XC90年底最高可优惠超19万。

回顾2023年的车企价格战里,燃油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的降价行为呈现出不同特质。

先说燃油车。从3月的东风系降价开始,燃油车阵营降价的最突出特点就是“降价幅度大”,东风雪铁龙在湖北最高直降9万,不仅成了合资燃油车降价“领头军”,更引得超50个汽车品牌、上百款车型参与降价,部分车型降幅甚至超过了10万。观察者们称燃油车车型的降价行为简直是“骨折式”,堪称“疯狂”、 “暴力”,且这般猛降、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再看新能源车。有别于以前的燃油车新车通常在发布后半年至一年调整价格的规律,如今的新能源车很多是“上市没多久就降价”或者“上市就降价”,而特斯拉更是开创了“成本定价”灵活调价先河:上半年特斯拉多次降价引发行业内卷,下半年其他车企纷纷降价时,特斯拉反而“不到一个月涨价了4次”。

这场蔓延全年的“价格战”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7月初,16家车企签订了一份《承诺书》,首条内容就是“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引发了业内热议。不过,《承诺书》签署仅两天,重要条款即被删除。

此外,2023年的车企集体降价行为并非车企一方所决定的。广州车展上,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林金文评价:“价格战不只今年,只是今年尤为激烈。只要玩家足够多,这个行业就会足够卷,卷到玩家逐渐减少。未来2-3年,卷是常态,所有参与竞争的产品、品牌如果没有卷得动、卷得起的能力,就会很快出局”;多位汽车行业分析师也指出:合法合规的“鲶鱼效应”可以驱使车企提升竞争力,实现优胜劣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价格战仍然是2024年车市的主旋律。

◎ 4S店生存难度加剧

标志:上半年,超一半4S店处于亏损状态,近80%经销商没能达成销量目标

2023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凯达卓越等多方机构追踪并调研了4S店的生存现状,并公布相关数据。

首先是4S店群体2022年的全年生存数据全面出炉。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研结果显示:2022年,国内4S店中未盈利占比达70%以上,只有不到30%的经销商实现盈利,全年则有2000多家4S店闭店退网。

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此前发布的“2022汽车经销商对生产厂家满意度调研暨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4S店亏损比例达到60%,相比2021年亏损面上升13.8%,其中,超六成的新能源品牌4S店处于亏损状态。

两组数据结合起来不难发现:2022年,4S店群体亏损比例超一半以上。

其次,2023年上半年的经销商生存数据也陆续更新。

依旧是来自流通协会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经销商的亏损比例为50.3%,盈利比例35.2%,持平比例为14.5%。亏损面处于近年高位。其中,豪华/进口品牌整体盈利情况较好,约1/3的经销商亏损,近半的经销商实现盈利;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的亏损经销商占比分别为51.3%及48.0%。

另有凯达卓越的调研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经销商盈利比例仅有22.9%。

最后,关于2023年经销商的全年生存数据虽未完整出炉,但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下简称《调查》)中可以窥测一二。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连续11个月开展《调查》,其中有10个月的结果都是“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仅5月的“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显示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有过短暂的好转。

备注:根据PMI编制的原理,库存预警指数采用扩展指数的编制方法,以50%作为荣枯线。50%以下均处于合理范围。库存预警指数越高,反应出市场的需求越低,库存压力越大,经营压力和风险越大。

这意味着2023年,车市需求复苏迟迟未达预期,且经销商库存压、经营压力和风险都越来越大。

最新的11月调查中,流通协会发现:79.4%的经销商认为11月销量不及预期,23.9%的经销商认为符合预期,仅有1.7%的经销商认为销量好于预期。

临近年末,部分厂家为年底冲量,对经销商任务量要求增加;为了达成全年任务目标拿到年终返利,经销商降价促销,新车价格不断下探,盈利压力持续;而经销商为了达成全年任务目标拿到年终返利,仍继续以价换量消化库存。

这种情况下,4S群体的负面情绪拉满。“几十年赚的钱,这几年全亏光了”;官媒甚至展开了“4S店撤退大调查”;而4S店跑路现象频发给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也被协会及政府部门注意到。

主机加速洗牌出清

不难发现,过去一年,在多重政策激励、重重节日大促以及厂家营销支持等因素影响下,车市明显提振并一步步回暖,例如8月更是呈“淡季不淡”、金九银十之际厂家更是促销力度不减,购车需求持续释放。但是车企的变革以及4S店的洗牌分化力度扔在加大。

接下来分别具体到主机和4S店阵营,看看他们的2023年。

先看主机阵营,今年的标志性现象有三个。

◎ 大规模裁员潮

标志:广汽本田宣布裁员900人,入华25年来第一次!

根据汽车服务世界不完全统计:2023年,包含广汽本田、捷豹路虎、大众、高合汽车、沃尔沃、蔚来、通用福特、特斯拉、广汽三菱、恒大汽车子公司、起亚、岚图等数十家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势力车企均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其中不少车企今年不止裁员一轮,每次裁员比例少则15-20%,多则30%。

其中,声量最大的便有最近的广汽本田裁员事件。

12月2日,多家媒体报道,因产量减少,广汽本田将裁员900人,此轮裁员人数占本田在华员工数的7%;12月4日,广汽本田方面回应,并没有裁员,只是终止了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协议。此次对应生产的阶段性人员调整,对广汽本田产线,以及新能源、智能化战略推进均不会产生影响。

据了解,这是本田自 1998 年与中国广州汽车公司合资生产汽车 25 年来,第一次实施“人员减少”动作。

一直以来,广本都是国内合资车赛道的主要担当,不仅在1999年开出了国内第一家汽车4S店,还在合资车赛道最辉煌、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创造多个“第一”,被称为最成功的合资车企代表之一。

甚至有行业人士预言:“如果非要找一家能在中国市场存活下来的合资车企,广汽本田或许会是一个选择”,可见广本的标杆身份。

不过,这样的广本在完成了“1000万辆里程碑”后,销量连续下滑,而今因“产量正在减少”且将“迅速转向电动汽车市场”而终止派遣合约、曝出了裁员风波,折射了合资车企阵营的生存不易和转型的迫切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集团旗下多个合资品牌今年都曝出了负面消息:7月广汽丰田裁员1000人,同月广汽三菱也宣布裁员,原因是“销售远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且“工厂停产”。

◎ 传统车企退出潮

标志:“国产车教父”三菱从主流品牌到黯淡离场,掉队是原罪?

2023年车市的另一个标志性现象,便是合资车企“淘汰赛”还在继续。继讴歌、铃木、菲亚特、欧宝、雷诺、JEEP等离场后,疯传了许久的“三菱退出”消息在今年终于尘埃落定。

7月12日,广汽三菱发布《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阐述了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次颠覆性的变革,我们所处的汽车市场正在快速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目前广汽三菱产品销售远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公司于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与此同时,广汽三菱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并尽最大努力依法依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回过头来看,这一次的裁员、停产其实是三菱为全面退出所做的收尾。

之后几个月,广汽三菱接连曝出“三方股东谈判、库存车全部4折出售、商讨退出解决方案”消息。10月上旬,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三菱汽车现已决定终止在华的汽车销售、生产业务,并退出中国市场;彼时相关人士透露三菱已决定出售一家中国公司的股份,该公司负责三菱在中国的生产。

到了10月24日,三菱汽车公司正式宣布,将停止在中国本地的汽车生产,并将广汽三菱汽车股权出售给广汽集团,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十几年之前,三菱是国内市场当之无愧的主流品牌,还是国产车企起步时的“发动机以及相关配套技术”采购首选,被誉为 “国产车教父”,汽车销售推荐一辆国产车的理由里,往往有一条“这款车的发动机是三菱的/跟三菱同一个产线下来的”。

如今败走中国,三菱的离场令人惋惜,有业内人士表示:“广汽三菱的退出,将成为合资品牌逃离中国的开始”。

◎ 车企新合资时代

小鹏、大众“联姻”:小鹏到账50亿,大众打响在华反击战,双赢!

2023年,车市的标志性现象除了“传统合资车企的大败退”之外,便是新能源时代,车企之间加速合纵连横、喜迎新合资时代。

从长安汽车拟投资华为新公司,蔚来与长安、吉利控股签署换电战略合作协议,再到捷达品牌将收购零跑消息传出、丰田和比亚迪合作、奔驰宝马成立合资公司…这些2023年的车企牵手或合作传闻,每每出现均引发大家对车市未来格局的猜测。

其中,“小鹏和大众”两大新旧势力的联姻,震惊整个车圈。

12月6日,小鹏汽车(XPEV.US)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小鹏汽车已向大众汽车的联属公司Volkswagen Finance Luxemburg S.A.成功发行9407.93万股A类普通股。

这意味着小鹏与大众的合作交易已完成交割,超50亿成功到账。

时间拨回到今年的7月,“大众汽车宣布7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同一时间段,大众旗下奥迪与上汽集团,这两个合作多年的老伙伴也宣布签署了战略备忘录、进一步深化现有合作。

根据双方的技术框架协议,合作初期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这两款专属于中国市场的新车将补充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并计划于 2026 年走向市场。而在后来的与记者投资人电话会上,大众方面透露了更多细节,其中之一便是“双方合作有可能走出中国”。此外,大众汽车集团方面透露,新近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将成为小鹏汽车在开发领域的合作伙伴。

关于这场联姻,行业人士身处位置不同、解读也是大不相同。

关注造车新势力群体的人说认为“小鹏活了”,造车新势力阵营的排序将再度改变;对车市格局变化敏感的人则将这场联姻视作“大众打响在华反击战”,着急抢食国内新能源市场的蛋糕;而看好国内新能源车技术的人则认为“这是里程碑式的意义,大众作为世界级的百年车企认可了中国技术,中国车企的技术实力已经可以反哺外方”。

角度不同解读有所差异是正常的,但无论如何,国内车市已然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引领者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接下来,国内外车企都将在这片活力热土上,完成新一轮的格局重塑。

4S体系分化加剧

再看4S店体系。

这一年,4S体系洗牌继续、分化加剧,这种情况下,4S店跑路继续成为车市焦点,上市集团退市和经销商维权风波更是无奈之举。

具体来看发生在经销商集团身上的三个标志性现象。

◎ 4S集团跑路潮

标志:浙江台州最大汽车经销集团跑路,旗下19家4S店全部关闭

今年可能是4S店集团跑路风波最多的一年。公开网络上,开年便曝出”浙江台州最大汽车经销集团中通集团老板卷款跑路,旗下19家4S店全部关闭”,后来“利丰汽车”、“紫维汽车”、“宁波海曙汽车”、“重庆龙华”等多家4S店集团或破产、或退市、或被拍卖;而十几二十年老牌4S单店或多店跑路现象也是频频发生,更有近50家4S店整体搬迁……均留下满地狼藉。

这里面,浙江台州最大汽车经销集团中通集团老板卷款跑路的消息,直接引爆车市舆情。

1月2日,“爱台州”发布了一则视频,内容是“台州中通集团一家*迪4S店说倒闭就倒闭了”,同一天当地车主发布图文消息:“台州中通集团老板卷款跑路米G,旗下19家汽车4S店全部关闭…”。在这之后,相关消息在各平台迅速传开,引发大面积关注。

资料显示,中通集团(全称“浙江中通控股集团”)隶属于广微控股,创立于1998年,创始人销售高端摩托车起家,在台州地区已有20多年发展历史,是当地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巅峰时拥有20多家4S店,涉及捷豹、路虎、奥迪、东风日产、通用别克、福特、爱驰、红旗等十多个汽车品牌,拥有超40家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近3000名员工。

凭借稳重向前的发展节奏,中通在2012年被评为“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集团50强”。

2019年下半年起,中通开始加速扩张,一口气连开多家4S店,2021年更是走出台州走向全国。尤其是口罩事件影响的3年里,中通在新能源、地产、汽车产业园等相关业务方面涉猎颇广,集团相关企业多次巨额投资“新能源乘用车及客车的制造企业和主机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上下游领域。

2022年开始,中通门店数量不断收缩;到了2022下半年,相关高层投资的新能源业务曝出较大负面风波;到了今年1月,台州地区车主无奈发现:身边的中通旗下4S店一夜关门。

4S店跑路现象在今年连连发生,真切反映了市场持续下行、经销商无法继续承压的举步维艰。

◎ 上市集团退市

标志:庞大以“0.1 元”退市!破产重组3年多仍未成功、前途渺茫

车市中人,一直将庞大集团的兴盛衰败,视作全国多数4S集团及单店的生存缩影。而今庞大退市,更是给国内经销商群体一记当头棒喝。

2023年初开始,庞大退市的信号便不断对外传递。先是开年没多久,庞大便发布了“2022年庞大集团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庞大重整3年,经营依旧困难”的事实也铺在了众人面前。

在这之后,庞大对外的动态基本以负面信号为主。

从5月起,庞大集团股票连续发布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 庞大集团 ”变更为“*ST庞大”。同期“高管确认回购资金到位、国企已入场”、“遭证监会立案调查”等与庞大生死存亡相关联的消息也是此起彼伏。投资者纷纷出逃,*ST庞大股价处于持续下跌状态;到了6月30日,庞大集团正式退市。

从拥有1400多家4S店的“中国经销商第一股”到陷入经营危机,期间政府出面调节、为焦头烂额的庞大争取了两年缓冲期,后因资不抵债宣告破产重整;在经历了3年多的全面拯救之路后,还是以“0.1 元”遗憾退市…

这种情况下,已经退市的庞大,真正的难关还在后头。“渠道收缩极为严重、汽车销售业务持续不佳”的情况下,庞大前途渺茫、破产重组的结果更是令人担忧。

依据此前承诺:重整投资人应于2023年7月28日前向庞大集团补偿现金34.59亿元。但到了8月9日,河北证监局公布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直指庞大集团的重整投资人超期未履行破产重整业绩承诺、责令其改正;10月17日,庞大披露公告,公司仍未收到业绩补偿款;11月16日,上交所公开谴责庞大集团重整投资人,谴责文件显示“34.59亿业绩补偿款未履行”。

“跨圈”式业务布局策略

标志:欲在全国打造100家事故车钣喷服务中心,中升集团布局独立售后自有品牌

不过,在电动化带来更多趋势的情况下,经销商集团身上发生的不是只有负面事件。

2023年,现实深化的生存理念之一,便是能力圈内、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头部经销商集团为代表,大家的策略布局变化信号在这一年其实更加突出:坚定跳出固有范畴、利用现有的有利地位,选择布局售后为核心的跨圈业务,获得进一步的增长。

中升集团便是其中的代表。

10月,“中升集团欲在全国打造100家事故车钣喷服务中心”的消息引起业内关注。

据悉,钣喷服务中心是中升的独立自有品牌,采用“与主机厂品牌无关”的方式运营,目前已在国内运营9间维修服务中心,另有5间正在建设中、21间正在规划中。而在今年6月的投资日活动上,中升集团宣布将打造100个中升品牌维修服中心,将事故车维修业务产值翻一番,达到1.0的二手车与新车销售比率。

与此同时,汽车服务世界通过梳理发现:包含中升控股、永达汽车、广汇宝信、正通汽车、和谐汽车、新丰泰集团、美东汽车、广汇汽车以及世纪联合控股在内的10家上市经销商,共有7家经销商在2023年的财报中明确提到布局新能源车维修、事故车维修钣喷等相关的业务。

关于布局原因,“中国新车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和剧烈变化,我们在汽车服务领域,尤其是在售后业务及二手车业务中建立自有品牌的战略,将使我们克服不确定性”,中升集团在2023年半年报中这样提到。

确定的未来风向

最后回归车市视角。

有人形容2023年的车市,新能源把燃油车逼到墙角,此言有一定道理。

过去几年,传统车企作为燃油车时代的王者,和新能源时代的“新秀”造车新势力之间一直争论不休,讨论“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孰优孰劣”,现如今,双方的论题重心早已发生变化,变成了“谁能更好地发展新能源车”。

围绕这一论题,今年的上海车展成为了双方针尖对麦芒的主场,虽引发了一些风波,但总体来看,双方传递出了相同的车市风向标。

◎ 新能源趋势不可逆

标志:上海车展,新能源是C位,自主品牌加速崛起、合资品牌奋力追赶

4月,上海车展时隔4年再度开展,主题是“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参展商超1000家,超150台新车全球首发,展车数量超过1500辆…这样的2023 上海国际车展,本身便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实际结果证明:这个时代无疑是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质是“更新、更快、更卷”。这一点从以下几个维度可以看出。

首先是展车占比的维度,本次车展的1500多辆展车中,新能源汽车约800辆,占比超过50%,新能源稳坐C位,这是历史首次。

其次是车企发布的策略维度,无论自主还是合资传统车企,纷纷展出自己的新能源车型,并推出新能源规划,包含上汽、广汽、长安、东风、长城、丰田、本田、奔驰、宝马、沃尔沃等自主车企、合资车企甚至不少外资企业都亲自下场,在中国市场布局新能源赛道,宝马董事长齐更是直言:“中国之动向将引领世界的方向。”

最后是车市上下游卷出新高度。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概念扎堆亮相,且“电动化”趋势明显。比如比亚迪发布云辇技术、深蓝汽车亮出三大新能源技术,还有长城汽车首个6X6超级越野平台、一汽红旗混动平台HMP等多款新能源架构平台首度或升级亮相。

—THE END—

版主简介:本名王萌,互联网ID二手车小胖,80后北京土著,从业近20年,汽车本科专业,MBA,历任国内最大二手车市场总监,经销商集团二手车负责人,知名企业顾问独立董事等。现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北京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目前主要从事汽车行业相关咨询\培训\媒体\内容\投资等业务。

工具推荐

干货资料推荐

(点击查看)

二手车商搞错车型,构成退一赔三吗?/ 取消限迁二手车涨价,购置费减半新车优惠,最近换车是好机会么? / 日本部分二手车比新车贵,市场倒挂波动异常,中国二手车出口机会来了?/ 今年二手车价格,乱的离谱,该怎么办?/ 从4S店出来混的二手车人,总是要还的!/ 新能源汽车,二手的韭菜,也不能放过?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