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端午,连云山下,浏阳河畔,粽子飘香。
以山为伴,以水为歌,以湖为名,溪水潺潺流出,宛如一条条银色的飘带,在山谷间蜿蜒而下,汇入道源湖——这里是关口街道道源湖村。
在这里,粽子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从一片翠绿的粽叶到一个个香甜的粽子,从家家户户自己做粽子到形成大规模专业生产团队,从壮大粽子产业成立公司到打造“粽享乐园”研学基地……靠着一个小小的粽子,道源湖村成为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去年粽子产业产值更是突破了1.3亿元。
一个小小的粽子,如何做到“香飘四海”?
源头活水
一片小粽叶
既可兜住粽子还可出国
“粽叶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在道源湖村土生土长的刘飞而便是闻着粽叶香长大的。
“每天,从这里卖到全国各地的粽子达100余万个。遗憾的是,过去用于生产的粽叶基本上是从外地购买,价格高达4元/斤,很受市场牵制。”刘飞而表示,粽叶质量的好坏,也受产地的影响。
想要把产业做稳做大做强,必须要有生产属于自己的粽叶的能力。4年前,刘飞而辞去了令人羡慕的海关工作,回到家乡创业种植粽叶。“粽叶3年进入丰产期,保守估计亩产1000—1500斤,粽叶市场价一斤4元,每亩效益可以达到4000—6000元。”刘飞而介绍,今年,前期种植的第一批300亩粽叶进入采摘期,预计可以采收30余万斤。
“别小看这一片片粽叶,它不仅可以用来包粽子,还是一片能出口的‘金叶子’呢。”刘飞而说,采摘的过程中将对粽叶进行分类,目的是提升它们的整体价值。其中,A类粽叶主要出口韩国、日本等地用于精油提取,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B类粽叶则作为包扎粽子自用……
小小的粽叶,就像一片片充满着希望的金叶子。道源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英国介绍,村民除了可以享受分红收益外,还带动了上百名劳动力就业。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带动了更多村民参与种植,公司不仅提供种苗和技术,还以保底价包回收,让村民们无忧……
中流击水
凭借一个粽子
开辟年产值1.3亿元新赛道
周英国介绍,这几年,为壮大粽子产业,村里不仅注册了“湘情原”粽子商标,还成立了湖南道源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与长沙乡村伙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除此之外,村里还有两家粽子龙头企业,5000余人口的村子有一半以上的人从事与粽子相关的行业。2023年村里的粽子产业产值达1.3亿元,今年有望冲刺2亿元。
“仅仅是我们厂里,每年就有3000万个粽子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湖南道源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启禄笑言,道源湖村的粽子村称号名副其实,每年从四五月开始,粽子销售便进入旺季,一直持续至国庆前后。
那么,既然是粽子村,除了龙头企业和加工散户,普通的村民是不是也搭上了粽子经济这趟车呢?答案不言而喻。“光是我们厂,就有180多名村民在这里工作,每年发放工资高达600万元。”钟启禄介绍,如今道源湖村的粽子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自己也搭上了这趟快车,与村民们一起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如鱼得水
“非遗+”赋能小粽子
第三产业绽放魅力
为了让非遗文化代代相传,道源湖村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月,通过包粽子比赛、知识竞赛、讲述粽子发展故事等方式,让更多年轻人深度体验非遗,展现道源湖粽子品牌特色,让这项非遗焕发新的生机。
2023年1月,道源湖粽子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第九批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知名度越来越高,粽子也从季节美食变成四季食品。
眼下正是村里最繁忙的时候,处处粽子飘香。而在村里新开业的“粽享乐园”里,长沙游客王吉安和小伙伴们正在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粽享乐园”是道源湖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具体实践。2023年,道源湖村通过科学规划,将村上退出企业区域规划成村级产业园,倾力打造一处具有粽子文化底蕴和集传统技艺展示与学习为一体的非遗研学基地,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通过“粽享乐园”,如今的道源湖村也搭上了“非遗+”的文旅融合新快车。周英国介绍,除了直播带货项目外,村里打造的研学基地也即将对外推出,届时一天可接待1000余名游客,推动乡村旅游。
从不知名的小村庄到全国闻名的粽子村,从活态传承到全产业链发展,再到“非遗+”,这些年来,道源湖村在守护、创新、融合里找到了这个甜蜜产业焕发新生的密码。
原标题:《年产值突破1.3亿元!浏阳这个村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