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一片茶,绘就绿色富民新画卷——湖北省恩施州全方位建强茶产业链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05 17:15

地处武陵山腹地,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享有“世界硒都”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富硒茶基地,出产的茶叶被人们称为“恩施硒茶”。恩施州茶园面积180万亩,下属有7个县市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并获“2023全国重点产茶县域”称号,茶叶基地规模在市州级中问鼎全省、跻身全国前四强。

近年来,恩施州通过建立产业链紧密联结、利益链合理分配的茶产业经营联合组织,进一步增强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带动茶农脱贫增收。2023年,恩施州茶产业覆盖880个村,有570个脱贫村以茶为主导产业,27.09万户、83万名茶农因茶受益,茶农人均茶叶收入7771元,占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

南方有嘉木,施州出好茶。恩施州委书记胡超文表示,近年来,恩施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一片小小的茶叶,把茶区变成景区、把茶园变成公园、把茶山变成金山,茶产业已经成为恩施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未来将继续坚定不移做大茶规模、提升茶品质,用心用情服务茶企业、创新茶科技,不遗余力做强茶品牌、弘扬茶文化,共同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篇章。

昔日农村副业 今朝致富主业

春天已至,恩施市屯堡乡花枝山村脱贫户廖平锐家的7亩茶园里,茶树枝头萌发出嫩绿的新叶,新一年的采收季又开始了。廖平锐满怀信心,在恩施市屯堡乡花枝山村有机茶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2023年,他家鲜叶收入达42586元。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合作社茶叶基地由原来的300亩扩大到现在的2000亩,产量由每亩5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左右,管理水平高的茶园每亩收入突破了1万元。”花枝山合作社负责人刘中山介绍,合作社有社员266户798人,其中脱贫户118户341人。2022年,社员鲜叶销售总收入达619万元,人均收入7756元。

恩施州有悠久的茶叶生产栽培历史,却因为曾经是全域贫困地区,交通阻隔、发展滞后,恩施茶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由于销路窄、价格低、加工方式落后等原因,种茶只被农民当作副业。

对此,历届恩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尤其是近年来,恩施州彰显“土、硒、茶、凉、绿”五大优势,实施质量立茶、科技兴茶、品牌强茶战略,全面推进全域绿色化生产、全程标准化提升、全产业链融合互动。

经过多年持续深耕,强化资源整合,恩施州茶叶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积极整合各产茶村相关资源,以多村共赢发展和茶农共富共享为导向,以村集体、茶农及市场主体多元协作配合为重点,集中建设茶叶标准化生产厂房,形成集体经营性资产,大力引进优质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有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截至2023年,规模以上茶企达到121家,先后挂牌成立恩施硒茶集团、利川红产业集团、恩茶集团、来凤藤茶集团,成功申报国家级鄂西南武陵山茶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发展能级。

2023年,恩施州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48亿元,全州茶叶加工企业每年就地就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万多个。广大茶农因茶致富,广大茶区因茶扬名,呈现出生机蓬勃、和谐稳定的繁荣景象。

良种良法赋能 全产业链升级

“在恩施州农科院、利川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我们村共种了1000多亩‘中茶108号’,300多亩‘利川红1号’优良品种,我家流转土地种了20亩茶叶,经过一年管护便投产。”利川市谋道镇四合村茶农黄秀坤说。

利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新建或改造茶园种下新苗,至少需要3年才能采茶。如今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一年交园子”,缩短了从苗到茶的“窗口期”;配套推广山区茶园内环式机械化生产管理新技术,大大节省劳动力成本。

恩施州的茶园曾一度面临老化严重、产量较低的困境。部分茶农缺乏科学种植观念,导致茶品下降、产品滞销,茶农积极性受挫。对此,恩施州制定全州茶叶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狠抓茶园精细化管理和产品质量管控,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绿色防控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茶产业人才的培育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发展高度。恩施州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帮助茶农、茶企、茶商提升种茶、制茶、卖茶能力。恩施州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从茶苗供应、技术指导、茶园管理、茶叶收购等方面为脱贫户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构建稳定、长效的产业帮扶机制。

“与先进地区相比,恩施州的茶产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产品品种以春茶和低端茶叶为主,夏秋茶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不足。茶叶衍生产品的开发严重滞后,产业链较短,致使产品附加值低。”恩施州茶产业协会秘书长胡兴明说。进入新阶段,恩施州结合湖北鄂西南武陵山茶产业的优势潜力和发展短板,按照功能布局分工,围绕集群全产业链建设,重点推进茶叶加工能力提升、营销体系建设、产业融合示范、产业科技支撑和茶文化传承与推广5大工程。

恩施州积极改造、整合、提升、淘汰一批茶叶初制厂,引进清洁化、连续化、智能化一体生产线,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全州有8条抹茶生产线投产,年加工抹茶200余吨,依托中茶所实施开发项目,通过茶叶提取物和茶油开发茶口红、茶牙膏,其他各类茶食品、茶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陆续投产,推动茶产业向食品、医药、保健等领域延伸。

如今,恩施州硒茶产业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全州干毛茶总产量13.28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6.12万吨,占干毛茶总产量的46%,形成以绿茶、红茶为主,青茶、黑茶、白茶为辅,藤茶、绞股蓝等特种茶为补充的多种类、多档次产业格局。

引领茶农增收 发展永无止境

“不降价、不压级、不拒收”,每到茶叶采收的季节,恩施州茶叶主产县市就会向茶企茶商发起倡议,出台贷款贴息优惠等扶持政策,保障茶农利益。

前几年,开园采摘期、茶叶销售高峰期与疫情防控期叠加,给早春茶叶产销带来严重影响。季节不等人,在湖北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一批湖北龙头茶企挺身而出,尽显担当,其中,主推“恩施玉露”“利川红”茶品牌企业的鲜叶收购均价居前。

这一举措大大提振了茶农恢复生产的信心,使得恩施州的茶产业快速回归正轨。而从长远看,大力开展品牌整合、保护和宣传,则是壮大恩施硒茶经营主体,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恩施州已形成以“恩施硒茶”州域公用品牌为“母品牌”,以“恩施玉露”“利川红”特色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品牌体系。鹤峰茶、宣恩伍家台贡茶、咸丰唐崖茶、巴东郡贡茶、来凤藤茶……恩施州各地涌现出一系列精品富硒茶品牌。

依托优良的自然人文资源,恩施州重点围绕“互联网+”、农旅融合等新业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重点打造一批茶叶特色小镇、茶农人家,鼓励茶农发展农家乐、特色民宿、民俗展示等特色旅游项目,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引领茶农增收致富。

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永无止境。湖北省委赋予恩施州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的历史使命,恩施硒茶产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恩施州州长夏锡璠表示,培育品牌、产业发展要让农民特别是脱贫户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对此,恩施州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以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思维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牢“链”的理念,做实“绿”的文章,下足“融”的功夫,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突围、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带动茶农在产业链上增收,奋力推动全州茶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延伸阅读

目前,163个脱贫县将茶产业确定为帮扶主导产业之一。2023年,163个县的茶产业总产值达2161亿元,同比增长12.38%;销售额1908.49亿元,同比增长10.68%;共计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45个、发展农民合作社19889个、注册家庭农场11905个;累计注册商标(品牌)32448个,其中“两品一标”3850个。

2023年,茶产业共带动脱贫县1327.5万人,其中带动脱贫人口303.69万人、人均增收3026.72元。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