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商到宜商,西安何以成为“宜商之城”?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2-11-01 23:56

营商环境是企业从事创业、创新、融资、投资等活动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系统。

“一个地方营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总体营商环境存在短板、各地普遍重视营商环境打造的背景下,不同地方的不同表现,自然也会产生对企业吸引力的差别。”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陆铭表示。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中,西安位列第13位,蝉联“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视觉中国图

同时,西安以建设世界一流内陆港为目标,结合现代产业体系规划布局,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市场环境,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机会。

“十四五”期间,西安针对营商环境优化提出目标,建成“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营商环境体系。

西安蝉联 “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每经记者了解到,在“十三五”收官之年,西安营商环境屡获殊荣。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西安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在由人民日报社指导,环球时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发布会”,西安蝉联“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在环球时报、环球网主办的“2020环球趋势大会”中,西安获评“2020年度营商环境创新创优标杆城市”;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西安市再次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在80个参评城市中排名第13位,并被认定为全国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在18个评价指标中,西安市有10项指标获评全国标杆。

其中,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包容普惠创新等6项指标相关改革案例,以及西咸新区部分改革创新举措被编入《报告》,在全国予以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安中院审理的鹤壁国龙物流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营商环境成绩下,带来的是西安市场主体的活跃发展。

2021年末,全市法人单位数达到31.25万个。“五上”单位9217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达到7757家,占“五上”单位的84.2%。

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营商环境改善带来的市场主体获得感的提升。

据每经记者了解,民营企业对西安营商环境满意度较高,近九成企业肯定改善成效;在西安组织开展的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中,企业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西安市场环境的“软硬件”

城市是企业生存发展直接面对的外部环境的核心载体,其市场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

“硬件”方面,西安作为“一带一路”核心枢纽城市,拥有陆港和空港这一对“双子星”,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平台优势。

西安陆港以国际物流为纽带,构建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以中欧班列为核心,整合区域资源,打造覆盖亚欧大陆、辐射全球的国际多式联运货运网络。

西安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拥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通道、枢纽、网络”的三大优势和空港枢纽周边电子信息、航空科技、生物医药等适空产业形成的货源优势。

陆铭认为,“企业选址考量中,区位、交通基础设施都是重要指标,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资源获取与供给。”

目前,西安正全力推动两港协同发展。随着未来两港开放合作的不断加深,西安资源要素的全球吸附力将持续增强。

在现有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长期丰富的资源是支持企业去探索新机会的保障,而西安提供了这一保障。

另一方面,“6+5+6+1”现代产业体系以及“一核三带一通道多板块”的产业空间布局,为西安市场环境提供了“软件”支撑。

定位明确、产业集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的形成,促使区域内生产要素进一步集聚,西安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大幕拉开。

除去航空航天产业及军工制造业等西安一直以来的优势产业,西安在新能源领域可谓是异军突起。

以本土企业隆基绿能领衔的太阳能光伏和以招引企业比亚迪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共同撑起了“西安新能源”这杆大旗。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尤为抢眼。

2022年上半年,作为陕西省会城市也是制造业核心的西安,为全省贡献了99%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助力陕西增速蝉联全国各主要汽车生产省份的第一位。

新能源汽车这匹“黑马”的出现,也带动了西安电池、电机、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等上下游关联产业的蓬勃发展。

陆铭进一步解释道,“当前经济下,随着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的长度、深度、广度都不可同日而语,完善产业链下集聚效应的形成,对于生产、交流、运输等成本的节约,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可以预见的。”

营商环境的西安品牌

政务环境作为地区营商环境的底色,廉洁、勤政、务实的政务环境正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优先考虑。

政府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责任主体,应当充分重视企业的满意度,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路径。

“政府在进行行政干预时,应注重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同时,也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市场主体的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上。”陆铭说。

以政府效率为例。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繁杂审批流程导致的长耗时对于企业热情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政府效率的提升就显得尤为关键。

西安精准识别企业痛点,在办事环节上做“减法”,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

“十三五”期间,西安开办企业由14.1天缩短至1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申报材料,由188项精简至47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由388天减少至62.5天;

另外,“互联网+政务服务”也是西安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领域。

全国首个“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实现业务办理“365×24全天候服务”,政务服务App“i西安”上线,385项服务事项“掌上办”。

电子政务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是西安在服务质量上做“加法”的具体体现。

政策层面,2021年末,《西安市“十四五”营商环境发展规划》印发。

《规划》提出建设目标,到2022年底,西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示范引领取得突出成效,各类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更加完善、市场环境更加开放公平,政务环境更加高效便利,主体保护更加充分有效,监管执法能力显著提升,法治保障更加健全有力。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西安持续织密顶层设计。

今年8月,《西安市贯彻落实陕西省〈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分工方案》印发。

刚刚过去的9月,西安中院发布《优化营商环境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意见》。

到2025年,西安将努力建成“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的“四优”营商环境西安品牌。在营商环境建设水平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支撑西安经济社会实现“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有效。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