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咸阳市聚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这一中心任务,锚定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这一核心目标,努力打好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精准施策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打造了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奖补资助,实现“专利”变“红利”。研究出台《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方案》,采取以奖代补政策,激发创新发展活力。2023年,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251万余元,对知识产权创新发展成效突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奖补。举办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对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获奖企业兑现奖补资金49万元。
2023年,全市授权专利5799件,有效发明专利2695件,同比增长32.4%,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397件,同比增长24.5%。
精准施策,实现“知产”变“资产”。去年,咸阳市加大与金融机构对接力度,汇聚“政银企”工作合力,帮助企业破解发展资金不足问题。2023年,全市共登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2笔,质押金额1.47亿元。组织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与驻咸高校创新团队进行技术对接,转化专利15件,转让合同金额200余万元。推进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全市23家科技型企业列入全省“贯标”计划,4家企事业单位立项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等项目。
开展“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新建商标品牌指导站2个,累计有效注册商标56198件,其中,“长武苹果”“武功猕猴桃”“咸阳马栏红”等地理标志商标13个,“西诺”等中国驰名商标8个,“乐利聪”“东泰”“金玉丰硕”等“陕西好商标”22个。全市现有陕西康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家。
强化运用,实现“地标”变“金标”。出台《咸阳市强化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对符合地理标志保护要素的资源状况进行深入挖掘。举办特色产品暨地理标志产品分析培育会,将兴平醪糟、兴平大蒜、武功手织布等8个产品列入地理标志品牌培育计划,将咸阳汇通面、咸阳豆腐、乾州四宝等5个产品列入普通区域品牌培育计划,建立地理标志品牌培育梯次机制,高质量推进地理标志品牌培育。优选“永寿槐花蜜”“武功猕猴桃”实施地理标志项目促进工程。目前,全市拥有“兴平辣椒”等地理标志产品5件,地理标志产品使用专用标志企业30家,地理标志商标使用专用标志企业14家,泾阳茯砖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录。
加强保护,实现“监管”变“服务”。启动运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咸阳受理窗口,提升商标申请注册便利化水平,截至目前,共接待咨询320人次,受理商标注册及变更等业务申请85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市司法局联合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协同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诉源治理。成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联盟,打造开放、多元、融合、共生、互利的知识产权发展服务平台,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